关闭广告

耶伦:美国经济已实现软着陆 悲观情绪是毫无依据的

财联社63888人阅读

财联社1月6日讯(编辑 牛占林)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周五宣布,美国经济已经实现了长期追求的软着陆,这在历史上都是不寻常的,甚至是罕见的。在这种情况下,高通胀得到了抑制,但却没有出现严重的经济放缓。


图为美财政部长耶伦资料图,她表示美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

耶伦当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我认为可以称之为经济软着陆,我希望它能继续延续下去。”

稍早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1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1.6万人,强于市场预期的17万人,为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增幅,表明在美联储试图放缓经济增长之际,劳动力市场仍比预期强劲。

不过非农报告也暗示通胀仍有上行风险,促使投资者减少了对美联储将于3月开始降息的押注。

耶伦则把重点放在了最新的薪资数据上,数据显示,12月平均时薪环比上涨0.4%,同比涨幅为4.1%,分别高于市场预期的0.3%和3.9%。耶伦指出,薪资涨幅超过了超过了物价涨幅,意味着美国工人正在取得成功,中等收入家庭的进步非常明显。

对于美联储何时应该降息的问题,耶伦拒绝对此评论,但她表示,美联储已经很好地处理了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整体经济和通胀的走势表明,他们做出了一系列明智的决定。”

两年多以来,尽管美联储进行了非常激进的紧缩政策,但这位美国财长始终拒绝接受对美国经济最悲观的预测,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耶伦是在“死鸭子嘴硬”,但事实证明,耶伦的预期才是正确的。

最近几周,耶伦有点像是在庆祝这场胜利。去年12月,耶伦指出:“依我来看,通胀正在显著下降,劳动力市场保持强劲,经济继续增长,我相信我们正走在软着陆的道路上。”

她在周五重申:“对经济有很多悲观情绪,但事实证明这是毫无依据的。一年前,大多数预测者认为我们将陷入衰退。显然,这并没有发生。”

针对当天的非农报告,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伯恩斯坦评论称,非农就业报告非常强劲,表明美国经济复苏具有弹性,并将避免经济衰退。

延伸阅读

美国经济之惑:债这么多,真的不愁?

美国财政部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联邦债务总额已突破34万亿美元关口,再创历史新高。



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美联邦债务总额已突破34万亿美元关口 图/网站截图

这个数字的到来,比新冠疫情发生前的预测提前了整整五年。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020年1月的预测,美债总额将在2029财年超过34万亿美元。但由于随后而来的疫情促使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政府相继祭出“撒钱”大招,美债增长速度大大快于预期。

距去年9月18日“破关”33万亿美元仅过去了三个多月,美债就又增加了1万亿美元。

“靠债吃饭”给自己吃出了“高利贷”

34万亿美元债务是个什么概念?

按照美国独立权威经济研究智库——彼得森基金会的说法,规模庞大且不断增加的债务“正威胁着美国的经济未来”,因为早就存在的“结构性驱动因素”已经让美国财政政策走上了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

为了说明问题,这家智库给出了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

如果将32万亿美元债务分摊给美国民众,相当于每户美国家庭负债25.9万美元,每个美国人负债10.1万美元。

即使每户美国家庭每月贡献1000美元,这笔巨债也要还上22年。



图为彼得森基金会图表,如果将32万亿美元债务分摊给美国民众,相当于每户美国家庭负债25.9万美元,每个美国人负债10.1万美元

而如果能用这些钱投资于美国的未来,34万亿美元足够连续106年供所有美国高中毕业生完成四年制公立大学学业。

这么多债是怎么来的?

一句话,这是民主、共和两党在财政问题上双双不负责任的结果。过去几十年里,两党政客分别通过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交替推高着美国的债台。

而凭借着美元霸权,美国可以通过频繁提高“债务上限”来日复一日地寅支卯粮,加速美债的“野蛮生长”。

自去年年初美债规模突破国会最后一次定下的债务上限后,两党缠斗了几个月,才赶在去年6月美国财政部预计将无力偿债前的最后一刻,通过了一份两党法案,暂时避免了债务违约。

拜登当时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刚刚签署了一项两党预算协议,防止有史以来第一次债务违约……现在,我们将继续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

然而,这份两党政治交易非但不能从根本上化解危机,而且实际上给了美国政府在2025年1月1日之前“不受限制借钱”的自由。

于是,美国政府接着借新债还旧债。

对此,彼得森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彼得森警告称:“年复一年地增加一万亿又一万亿的债务,对任何关心美国未来的政策制定者来说,都应该是一个闪烁的红色警报。”



彼得森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彼得森警告对现状发出警告 图/官网截图

虽然这对于素来“靠债吃饭”的美国来说没啥大不了,但如今情况不同了:以往的举债大多发生在低利率时期,而始于去年3月的美国本轮加息已经把美债变成了折磨美国自己的“高利贷”。

据彼得森基金会计算,目前美国政府每天需要为巨额国债支付约20亿美元利息;未来十年,美国政府要付的债息将超过研发、基建和教育支出的总和。

根据该智库的预测,美国在未来30年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27万亿美元债务;到2053年,光是利息成本就要用掉近40%的联邦财政收入。

“天下终究没有免费的午餐”

更“美国”的是,随着2024年大选的临近,越来越难以收拾的债务难题正在给愈演愈烈的两党争斗火上烧油。

虽然民主党和共和党都主张削减债务,但双方的减债方式却水火不容。

白宫和民主党人指责共和党多年来服务于大公司和富人的减税政策导致债务不断增加,主张改减税为增税;而共和党方面则指责拜登政府不负责任的大把花钱是债台高筑的罪魁祸首,极力要卡死白宫的钱袋子。

正因共和党内的强硬势力坚持要求对民主党人施加更大的减支压力,导致拜登政府提交的新财年一揽子预算计划迄今难获通过。

为避免政府停摆,美国国会去年11月通过一项“分段式”短期拨款法案,为大约20%的联邦政府机构拨款至今年1月19日,为另外大约80%的机构拨款至2月2日。

据悉,国会议员们将在下周结束新年假期返回华盛顿,继续解决从去年9月上一财年结束时延宕至今的政府支出问题,特别是及时处理上述两个涉及“最后期限”的难题。

如果新财年预算继续搁浅,或国会未能通过新的短期拨款法案,美国政府将再次面临“关门”威胁。而不少分析认为,随着11月大选成为焦点,两党达成妥协会变得更加困难。

有美媒评论指出,政府关门将动摇国内外对美国领导层的信心,而这也将进一步坐实国际评级机构对美国信用“降级”的原因:华盛顿持续的政治胁迫政策无法解决日益恶化的财政问题。



图为《华盛顿邮报》评论文章截图

更堪忧的是,随着美元霸权在全球的式微,今后美国想再像以前那样轻而易举地借钱,恐怕难了。

美联社的报道指出,正是由于投资者长期以来愿意借钱给美国政府,后者才得以在不增加税收的情况下持续花钱。“但未来几十年的债务路径可能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和主要支出项目,包括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

事实上,美国国会党争和政府功能失调引发的多次债务上限之争和债务违约险情,已迫使国际买家纷纷减持美国国债。根据彼得森基金会的数据,海外投资者所持美债份额在2011年曾达到49%的峰值,但到2022年底已降至30%。

用洛杉矶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经济专家的话说,“到目前为止,华盛顿一直在花钱,好像我们拥有无限的资源,但天下终究没有免费的午餐”。

美国智库“两党政策中心”经济政策主任阿卡巴斯则警告:“投资者和评级机构越来越担心我们目前的发展轨迹将不可持续。继续下去,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导致出现更可怕的局面。”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科创板IPO半年报:海通证券保荐募资额居首

财联社 浏览 12574

杜兰特和布克一同在巴哈马训练

OnFire 浏览 12769

腾讯:上半年合计拥有10.45万员工 总薪酬成本541亿

界面新闻 浏览 11888

欧元区意外避免衰退 但经济前景仍不乐观

智通财经 浏览 9902

徐志胜双开门腹肌引爆全网,粉丝P图技术真没得说!

八圈儿大佬 浏览 17573

吉利豪越系列新成员曝光 豪越PRO将于1月上市

网易汽车 浏览 10086

长平之战的遗址现在在哪里呢?长平之战是否坑杀了四十万之众

趣看热点 浏览 23035

5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落 二手住宅环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 浏览 13817

黄磊女儿多多现身机场 与路人合影弯腰被赞有礼貌

娱絮 浏览 12207

"大嫂"为张颂文庆生:祝颂文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网易娱乐 浏览 16814

造车新势力6月份交付量出炉!特斯拉又降价了

Wind万得 浏览 13260

给长城炮上强度,比亚迪皮卡最新路试图曝光!

1号车盟 浏览 10191

揭秘曾经的中国全民内衣品牌造假:股价闪崩

清流Plus 浏览 24464

有反转?王力宏方发声否认李靓蕾在美国胜诉

网易娱乐 浏览 14433

古力娜扎高考成绩596分?后援会核实后回应

剧荒娱乐 浏览 14850

《热辣滚烫》爆火后,贾玲“冷脸”出场引发热议!网友:不装更美

娱乐白名单 浏览 10188

白玉兰奖争议不断!《繁花》三女主报名破坏规则,网友质疑玩特权

萌神木木 浏览 8311

春运诈骗,年轻人被坑得水深火热

她刊 浏览 9951

俄国防部:俄军打击乌一处临时基地 击杀两名乌将军

环球网 浏览 12875

“网红”雷军,还会有2.0版吗?

酷玩实验室 浏览 8629

持续对抗缠斗 南昌舰直面外军真实经历

环球网 浏览 10395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