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男子放弃登顶珠峰救人被质疑:已用无人机拍下证据

每日经济新闻79783人阅读

每经记者 于垚峰 文巧 每经编辑 文多



珠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闻背景:女子登珠峰遇险获救,却因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上热搜,最新进展来了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1万美元救援费一事仍在发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6月7日下午,被救的刘女士专程来到长沙,向施救者范江涛、谢如祥致谢并交流,这是下山撤离后双方首次见面,目前双方均未对外披露交流的内容。记者从多个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当时双方在救援费用的支付上并未达成一致。

近日,在回答记者“如果事情重来一遍,你还救不救”的问题时,范江涛先是苦笑着说,“不知道,现在才知道后面有这么多事情”。过了一会,他低着头压低了声音像是回答,又像是喃喃自语,“还是会救。”

8000米海拔之上的人性争论之外,有几个本源上的问题也值得思考:刘女士为何倒在珠峰登顶途中,她的向导去了哪里?

记者了解到,刘女士是通过国内登山公司成都凯途高山户外运动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凯途公司)报名登珠峰的项目,报名费用约为40万元。救援费用是否应该由凯途公司也承担部分,目前尚不明确。

6日7日,记者致电凯途公司,对方称目前不接受采访。至于刘女士在登山过程中的另一问题——“夏尔巴(向导)失踪”,该公司人士称:夏尔巴方面会出声明。

“8000米以上不救人”

在“珠峰被救女子拒绝支付1万美元救援费用”事件未上热搜之前,事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是当地媒体报道的英雄人物。湖南省登山队成为今年从南坡登顶珠峰的中国首支省级登山队的消息,也被广泛传播。

5月26日,《湖南日报》以“生死11小时——湖南省登山队员范江涛、谢如祥珠峰救人始末”为题,用近半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范江涛、谢如祥在登珠峰的过程中,营救了同为湖南籍登山队员刘女士的壮举。



《湖南日报》电子版截图

5月底,《株洲日报》用一个整版,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刘女士攀登珠峰的情况。

短短十天后,针对刘女士拒绝支付1万美元救援费用一事,网络上出现了扑天盖地的谴责和质疑声。既有谴责刘女士“忘恩负义”在获救后不支付救援费用的声音,也有质疑范谢二人并非放弃登顶,而是无法登顶才在下山途中救人,甚至是否救人的声音。



《株洲日报》电子版截图

6月6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长沙采访了湖南省登山队队员,同时也是湖南省登山队本次登顶珠峰的领队范江涛。

记者与范江涛约在他家附近的一家早餐店见面。处在风口浪尖的范江涛,看上去精神状态还不错,胃口也还好,早餐点了一碗面,还有自带的三明治,另外还点了一杯咖啡。

“(面对如此汹涌的舆情)你知道我为什么如此坦然吗?”范江涛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向记者说道,“我当时有带一个无人机,当时就怕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看见她(刘女士)的时候没有拍照,但是在给她喂完水,换完氧气后,等她恢复的时候,我就拿出无人机来拍,当时也就怕出现现在这种情况。”

范江涛说,马路上老太太摔倒扶不扶这类的事,大家也有争议,更何况在珠峰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8000米以上不救人”似乎也是登山界的一个惯例。因此在他的脑海里,也迅速地闪现过几个问题:在不知道被救者是什么状况的情况下,能不能救活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去救她,救完之后会不会发生什么麻烦事,这些都是未知数。

因此,在面对当前质疑的时候,范江涛说自己一点也不担心,因为质疑他的人不会知道,他在救人的一些重要时间节点,都拍摄了下来。

范江涛表示,他拍摄的视频已经给许多相关的人看过,确认过事件的真实性。但是目前,有关部门要求他不能再传播这些画面,因此他不能向记者展示上述拍摄的画面。



范江涛和夏尔巴向导带着刘女士下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我看了手上的表,显示救人所在的地方海拔是8450米,下来以后,我们夏尔巴的队长说那个地方差不多是8500米。”范江涛说。

夏尔巴远足&徒步旅行社(Sherpa Expedition&Trekking Pvt.Ltd)是一家从事登山业务的企业,企业负责人拉姆·巴拉科蒂表示:

救援在珠穆朗玛峰上并不少见,通常涉及夏尔巴人和其他经验丰富的登山者,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可以处理紧急情况。但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区救人并不常见,由于缺氧和极端天气条件,救援行动极其危险和具有挑战性。不过,也有登山者尝试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救援并获得成功的案例。

“一般来说,当登山者遇到上述情况时,登山者可能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例如放弃登顶尝试或在变得太危险时放弃救援任务。”

为救人放弃了十几年的梦想

珠峰救人,本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最终因为被救当事人拒绝支付1万美元,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范江涛尽管讲了不再提关于救援费用的事,但还是简单阐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上周四(6月1日),被救的刘女士与范江涛联系,表示不支付1万美元的救援费用,只愿意支付4000美元的费用。范江涛说,第二天他就和谢如祥两人一起把1万美元通过中间人,支付给了参与救援的夏尔巴。

“发生了这个事,我当然心里不痛快,并不是我们要这个费用,而是付给夏尔巴的。”范江涛说,他也确实表达过对方连句谢谢都没有向他们说过。因此他在私下的群里聊天记录被人截图发到了网上,才上了热搜。

范江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他在救人的时候,想到过后面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救人的重要节点上,他都有拍视频,但目前不便向记者展示。

范江涛向记者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他在群聊天后面也表达了,就让事情结束吧,不再纠结于救援费用的事。



微博截图

真正让范江涛感到痛苦的是放弃了几十年的梦想,他说,作为一名登山队员,花费四五十万的成本,登顶珠峰不仅是他自己的愿望,还背负了许多人的重托。内心真的是非常痛苦。

“这个梦想不会放弃,应该还是会想要登珠峰的。”范江涛说,可能要过两年吧,先攒两年的钱,毕竟这是一项很烧钱的运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范江涛的朋友圈看到,湖南登山队本次登顶珠峰获得了一些企业的冠名和赞助,但是他表示,这些赞助的费用,远远不能覆盖个人为登山支出的成本。

这次救援事件背后,也折射出登珠峰背后的危险系数之高。奥地利登山运营商Furtenbach Adventures负责人卢卡斯·弗滕巴赫建议,登山者必须做好准备——这意味着身体健康和技术训练。如果是第一次攀爬珠峰,那么失败甚至死亡的风险很高,海拔高度和缺氧是最大的挑战。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在8000米以上的海拔处,人会在1~3天内死亡。

“适当的氧气供应是安全的珠穆朗玛峰探险的基础,但也是昂贵的,这也是为什么珠穆朗玛峰探险的安全性与其价格相关的原因。廉价的珠穆朗玛峰探险永远不会安全。”

“消失”在报道中的登山公司

登顶珠峰绝对是全球门槛最高、花费最多的一项运动,同时也是参与人数最少的一个项目。一个人要去登珠峰,全部费用在40万~50万元。

据报道,2023年登山季,尼泊尔共发放了478张登山许可证,为过去70年之最,其中中国公民申请许可证的人数最多,共有97人。

这是一个极小的运动圈子,登山队员之间有许多人相互认识,即使不认识也可能会有一些交集。



珠峰营地 图片来源:受访对象此前提供

范江涛、谢如祥在珠峰救下的刘女士,曾经也是2021年湖南省登山队选拔的队员之一,当时范江涛还是选拔面试的评委。

但此后,刘女士并未随同湖南省登山队报名登顶珠峰,而是通过国内登山公司凯途公司报名了今年的登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一位今年同样通过凯途公司报名登珠峰的X先生,他表示自己因为身体的原因,并未完成登顶珠峰,而是在中途下撤了,撤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时候,和刘女士吃过一次饭,感觉对方是一位懵懵懂懂的大姐。

X先生说,他和刘女士都是通过凯途公司报名登珠峰,凯途会根据报名人数,分成几个登山组,X先生和他所在地区的队友在一个组,刘女士在另一个组。“凯途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户外高山运动公司,全程都是凯途在提供服务。”

虽然进入尼泊尔之后,就由当地的登山公司对接提供服务,但这其中的对接,仍然是由凯途在负责。



众人救助刘女士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X先生说,刘女士在登珠峰过程中,她的夏尔巴失踪了,为什么留下她一个人在山上?今年登山报名人数这么多,是不是每一个登山队员配备的夏尔巴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这个事件中,凯途公司负有重大责任。

在谈到范江涛和谢如祥在登顶珠峰的时候救助了处于困境中的刘女士,X先生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8000米以上的极端环境中,没有救援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没有人有义务去帮助谁,凯途那么多队友,为什么没有人去管她?

拉姆·巴拉科蒂也曾表示,在海拔8000米的地方,氧气含量极低,天气条件恶劣,常被称为“死亡地带”。在这个海拔高度攀登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高原反应、冻伤和体温过低。因此,通常会建议登山者避免在该区域尝试救援,因为这会使他们自己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并且由于极端条件(救援)可能无法成功。

6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凯途公司,公司方面人士表示目前不对外接受采访,在合适的时候,会有对外的声明。另外,对于夏尔巴救援费用和失踪一事,公司方面表示夏尔巴会对外做出声明,公司不对此发声。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两位"70后"女官员履新引关注 一位系孔繁森的女儿

新民周刊 浏览 85505

360创始人,不端着了,去读博

华商韬略 浏览 13059

英特尔第五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发布,在CPU上跑AI更香了

量子位 浏览 10276

中国武器出售清单大曝光:有了这些你就是大爷

浏览 1676

美军遇重大伤亡 拜登政府发声明:不寻求与伊朗开战

环球网资讯 浏览 9996

奥斯卡社媒发文:重要的客场拿分

直播吧 浏览 12862

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后 曾经的代表作表现如何?

经济观察网 浏览 12922

分析机构称AMD份额被蚕食,英特尔第12/13代酷睿处理器更具竞争力

超能网 浏览 16740

韩军方称朝鲜疑似发射洲际导弹 是今年以来第六次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6482

阿里云盘宣布个人主页动态、订阅服务预计3月15日下线

IT之家 浏览 8634

俄乌冲突近一周年 两国都宣称去年的经济数字比预期好

枢密院十号 浏览 82571

又是"配股"惹祸?中信证券领跌!一纸公告蒸发170亿

券商中国 浏览 24136

关停工厂、清退三产…...合资王者衰落,上汽大众职工失去“安乐窝”

钛媒体APP 浏览 12904

中石油原副总经理徐文荣被查 落马时机引人关注

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78694

一票难求!超7000元哈尔滨返京机票售罄,到上海中转票价上万元…

北京商报 浏览 10190

现在的流行,轮到“上班风”了?

VOGUE中国 浏览 10673

美国财政部成功拍卖新年首批30年期美债 得标利率为去年8月来最低

智通财经 浏览 10197

又见清仓式卸任,“1124新规”为什么挡不住基金经理离职?

界面新闻 浏览 10386

篮网主场111比89大胜黄蜂,哈登终于当了回包工头

趣看热点 浏览 23067

“中”字头股票轮番大涨,谁在“潜伏”?

中国证券报 浏览 16364

宋代变法名臣王安石为何会一直刁难苏轼?

趣看热点 浏览 23132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