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文科生太多,会拖累经济增长?我越来越信了

大猫财经15347人阅读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前些天,一位北大女博士在网上分享了自己艰难的求职经历,明明是顶尖名校的高学历人才,却找不到工作,找半天原因,大概因为她读的是文科。



她学的是历史学,这个专业对口工作不多,所以她最初的设想是进入学校当老师。

一开始,她应聘北京的一些高校,结果全都不要,然后,她去了离北京500公里的呼和浩特,应聘内蒙古大学,本以为录取几率高,结果也是不要。

大学不行,她又面试了很多中学,但不论北京还是外地的,全都不了了之,“连中学都看不上我”,她很无奈。

后期她又考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也面试过培训机构的教师,通通失败。



她一共面试了22所高校,13所中学,3个事业单位和2个教培类岗位以及公务员,很努力,但没有好结果。



无独有偶,前几天武汉大学政治学专业的毕业生写了一篇《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也火爆了全网。

这个小伙的求职路和普通农民工差不多,搬运工、服务员、物业、打杂:



做了十年之后,兜兜转转,现在还是水果店服务员。

北京大学的文科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排名低一些的院校就更难了。

延边大学历史学博士谭超就做了快递,成了中国快递业学历最高的快递员。



其实也是没办法,他本科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没拿到一份offer,所以才选择考研,读研期间试过房地产销售,干了两个月根本没有业绩,就放弃了,最后兼职做了本校的保安,但是收入非常低,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在他学会网购之后,又对快递行业感兴趣,终于一边干快递一边读博,才成了学历最高的快递员,而他对快递员的工作也很满意,并不打算毕业之后另外找,他说,他的导师收入还没有他干快递挣得多。



这类的案例太多,再加上“文科生百无一用”的说法也被很多人认同,现在,这个恐慌蔓延到高三填报志愿的孩子们。

2020年湖南耒阳文科状元报了北大的考古专业,留言区两极分化,很多考古界的人都在鼓励她,纷纷寄去了纪念品和各种礼物,成了考古界团宠。

但是更多的是打击她的声音,最典型的说法就是这个是冷门专业,挣不到钱,甚至有可能找不到工作:



足见大家对这个专业有多不看好。

跟文科的“没钱途”相反,理工科一直受到青睐,甚至有些二本毕业也很吃香。

土木建筑类专业看上去坑,但这个坑主要是工作辛苦,手握毕业证要想找到工作,还是比文科容易点。

如果专业好就更没问题,举个栗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既不是211又不是985,但他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可比很多211或者985院校高不少,年年报名火热,就业好啊。

很多人读了理工科的本科,尤其是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在考研时会转到金融、会计等专业,如果学校不错,毕业时进金融圈里最赚钱的行业研究、量化、投行等部门,也很有优势。

10年前,本科就业率排名前50的专业中,有41个是理科专业。

现在,依然如此:2020年度就业率排名前50的专业中,理科专业43个。

就业难、薪资低的“天坑专业”,前五名都是文科,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绘画和法学这四类 ,更是已经连续3年被“红牌警告”。

根据智联招聘的就业率调研报告,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不到理工的一半。

哪怕考公务员,也是理工的吃香。

公考的很多岗位需要理工专业背景,国考中几乎99%的岗位都有专业限制,其中经济类专业最为吃香,有些学校的经济专业不仅要理科生,学的数学都不是工科生上的高等数学,而是和数学系一样的数学分析。

而公务员中计算机类的招录人数,已经超过了汉语言文学、法学和新闻等老牌热门专业。

至于考古、古汉语这种冷门中的冷门,就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岗位,这个独木桥就更窄了——最夸张的一次,是去年的西藏自治区邮政管理局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招录比20813:1,两万里挑一。

就业难,薪资也有差距,2020年文科毕业生薪酬占比最大的是3000-5000元之间,理科毕业生薪酬占比最大的区间是5000-7000元,起薪低也就算了,收入增速也不是一个档次的,比如很多程序员努力几年还是可以挑战下百万年薪的,但对于普通岗的文科生来说,这就太难了。

那么,为什么文科生落得这么悲壮的结局呢?

人多是个问题。

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的应届本科生中,人文社科类占51.5%,但现实中对理工科的需求却更旺盛一点。

为啥非得招这么多文科生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1952年,当时来中国的苏联专家阿尔辛杰夫提出意见,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工程师、医生、农业专家这样的“专门人才”,而不是文科这种大而无用的人。

于是,中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院系调整,许多学校的文科专业被直接砍掉,在1952-1957年之间,文、财、法三科学生从22.5%骤然减少到9.6%。

但改革之后,发现财经、法律类的专业人才太少了,于是开始增加这类学科的设置,特别是211工程启动后,要划拨130亿重点建设100多所高校,于是高校开始争取经费。

但想当211是有门槛的,最起码要是综合性大学,就是要有效覆盖6个及6个以上学科门类的大学。

为了争取国家的建设经费,大学们疯了。

那几年各个大学开始疯狂合并,比如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一口气吞了若干所兄弟院校,把自己吃成巨无霸。

很多本来地位很高、就业很好的理工院校也不甘心,决定扩大学科门类,他们也有这个能力。

要知道,文理科的投入是不一样的,理工科需要消耗大量实验资源,成本大约是文科生的7-10倍,相比之下,扩大文科门类成本不高。于是,很多理工大学纷纷增设了文、史、法、经济等专业,文科专业野蛮扩张,遍地开花。

这一波刚搞完,中国入世了,于是又出现了一批类似公共管理的新学科,专业名字高端大气上档次,课程设置都是大杂烩、一锅粥,什么都学,但都不精,成了大坑。

扩建文科院系容易,211评上,钱也到手了,但是文科生井喷,就业就难了,最常见的文史哲专业,读出来没有多少对口岗位对口行业。

储殷就骂过一个学生,“你管理系去学哲学,金饭碗里跳到泥饭碗里去了。你家里开矿吗,家里不开矿你学什么哲学?”



像王思聪这种,家里有那么多个小目标,学哲学就没问题。

其实各个学科都有功用,现在文科生被喷百无一用,还是大学的学科设置跟市场需求脱离了。

俞敏洪的搭档王强,在北大学的是英语,去了美国直接应聘软件公司当程序员,这就是看清了专业和市场之间鸿沟,但多数人没这个能力,最后的结果是,文科就业要不拼爹,要不拼运气,都不行的只好灵活就业。

这两年就业压力超大,跟这种学科设置的落后不无关系。

2021年4月,央行亲自下场,发布了一篇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其中就说到:

“文科生太多,会拖累经济增长。”

“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当时,很多人是不服的,现在看,可能是有些道理的。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马克龙警告:乌反攻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2211

华为曹明:激发5.5G跃升新动能 把5.5G带入现实

网易科技报道 浏览 12036

香港贵妇圈的C位都是什么来头?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9758

美方:俄不太可能从美无人机上获取有价值信息

环球网资讯 浏览 30219

美欧宣布对俄"毁灭性"制裁 普京作出回应

环球时报国际 浏览 8684

这新片牛,比《沙丘2》更高级

独立鱼 浏览 8122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当天 韩国多个海鲜市场几乎空无一人

环球网资讯 浏览 66998

被欠薪员工追打,被保安拒公司门外,姚振华冤不冤

中国企业家杂志 浏览 10861

显瘦显高又时髦 还得靠这条裙子

LinkFashion 浏览 10990

中兴 ZXHN E3710 Wi-Fi 7 双频无线路由器现身电信终端产品库

IT之家 浏览 8443

天问一号传回首张火星图,即将进入预定环火星轨道

趣看热点 浏览 66265

波兰总理:一些欧洲国家寻求加强与中国关系 目光短浅

环球网 浏览 103813

《扫黑决战》成五一档黑马,颠覆了以往国产电影带给观众们的认知

趣看热点 浏览 23247

中印“建立非军事区”“激怒印度官员”?

环球军事时报 浏览 22683

伊朗警告美英停止袭击也门胡塞武装

环球网资讯 浏览 8736

《八月未央》让人看了都感觉到非常狗血的画面,正常人请避开

趣看热点 浏览 23536

特朗普发文称自己下周二将被逮捕 放话"美国梦已死"

环球网 浏览 92244

伊朗表态称将与沙特等国建海军联盟 美方:违背情理

参考消息 浏览 13296

号称全俄最强 "亚尔斯"洲际导弹阅兵式上压轴登场

看看新闻Knews 浏览 14864

李雪琴买咖啡被认成杨幂杨幂对李雪琴说杨幂你好

趣看热点 浏览 22807

顺鑫农业再度拆“房”:上市25年来首度亏损后,甩“包袱”决心更坚决了

蓝鲸财经 浏览 11522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